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教学研究

课程设置

教学研究

教学活动

德育研究

德育活动

国际圆方

国际交流

物理信息组报告

信息来源:深圳(南山)中加学校 信息提供日期:2021-03-2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三维度推进物理信息双线教学融合

物理信息组  蒋敏


 

背景:传统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早就有其根深蒂固的形态。线上的教学资源带到线下场景使用就是一种我们组所理解的线下融合线上的教学手段。这个时候线下是“战场”,线上是“武器”,学生是我们的“目标(diren)”,一切都显得这么美好。即便缺乏战斗经验的老师们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积累让自己逐渐在这个战场中变得身经百战并且百战不殆。

 

当时间来到2020年,这个神奇的年份,战事的走向突变。当战功赫赫的我们,依旧单纯盲目的以为,即便线上线下对调的情况下,我们这些所谓的经历十几年大小战场洗礼的将帅们,依旧能够运筹帷幄,驰骋沙场。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的放到什么年代都是那么的超前而又现实。我们到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哪里需要反省?我们到底需要怎样改变?

物理信息组的老师们一致认为,批评别人(xuesheng)时先应该先自我批评。就由我来首当其冲,当我自我陶醉在网络教学的场景中,自认为讲课逻辑清晰,课堂富有活力时,学生发给我的“精彩”视频让我实意到了生活的残酷,职业的艰辛。甚至于一度让我对自己灵魂发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我知道,在座的领导们和老师们可以在这个短短的几秒钟内找出很多问题。恳请大家给我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去掉一些客观因素以后,我们挑出一些主观的问题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1. 我是谁?

2. 我在哪里?

3. 我在干什么?

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没有听错,今天在这里,我作为物理信息组代表,将从哲学层面好好反思自我。对于双线教学融合,当我们能够从内心做出转变后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们如此的唯心,是因为我们的唯物反思已经呈现在论文当中了,我们更希望在教学研讨会,学到来自己其他各个教研组的奇招妙想。

在我们没有深刻反思之前,三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容易。我是一名资深的AP教师,我在腾讯极速课堂,我在给学生上AP物理。但是,在大多数学生眼中,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却变成了,他是一个管不着我的人,他占用了我的游戏时间,他竟然在给我讲一个奇幻故事。精彩,似乎,好像,可能,谁都没有错。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反思自我呢?

我是谁?

小猪佩奇里的羚羊夫人?“老师,好”里的于谦大爷饰演的苗宛秋?放牛班春天里的马修先生?也许我们是,也许我们不是。当我们问自己我是谁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对于家长,我们最好是学生们24小时的监护人,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对于学校,我们最好是博古通今的讲师,琴棋书画样样俱全。对于学生,我们最好是知书达理的朋友,游戏娱乐面面俱到。试问,如果真的这样反思自我,谁能保证自己最后不会精神分裂?所以是不是我们自我定位出现了错误?可能真是的,我们不需要把自己逼成保姆,也不需要逼着自己成为大师,更不需要逼着自己成为知己。(以下观点仅代表物理信息组,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我们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极富敬业精神的销售人员。民办教育行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确实需要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传统的教书育人培养出来的传统型的人才可能很难突破传统(毕竟tizhi摆在那里),而精英模式下的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可能只被部分精英所接受(大家参考某个发达国家,对号入座),因此我们作为被传统教育培养出来却要担负教授新世纪复合人才的一线教师,需要理解并且认同学校的育人模式,也就是认同我们的产品—培养具有家国精神又能改变未来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认同我们的线下产品并不难,难在作为销售的我们是否真的尽职尽责地尝试着花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去解读我们的客户,找到他们的痛点然后把我们的服务和他们的需求对接起来。而且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客户群体是捆绑在一起的两代人,其中的一代人只重视结果,另外的一代人更关注体验。在刚才的视频当中,当我收到售后的反馈以后,我的条件反射--可能是我们的产品不好或者是我们的客户太low,亦或是我们对目标客户的定位出现问题了?那就换目标客户吧,毕竟经济学当中的机会成本摆在这边,说直白一点就是,在这样的客户身上投时间成本太高了。但是静下来后再好好想想,如果对待所有的客户都这样,那生意就没法做了。等等,是不是还有一种更厉害的销售手段叫做培养客户群体,培养潜在客户的消费习惯。怎么说?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篇英文文章)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线上模式下我已经失去的客户,在线下被我用很简单的方式挽回了。最关键的点在于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我没有放弃他,我时刻的关注并且尝试着和他沟通,所以线上线下并不对立,也没有必要非得翻天覆地的去找到一种新的自我定位,因为无论你如何定位总有对你不满意的客户,我们只需要时刻记得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要做最懂得客户的销售,那么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理念就一定会找到愿意为此买单的客户。李佳琦的成功不用我多说,我认为,如果今天我们的线上课程的听众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听不懂我们所教授的知识,但是也能够因为一种情怀在默默地为我们点赞那也不失为一种成功,至少我们的精神是有人认同的。

我是谁?我更想自己能够是嗝嗝老师里面的奈娜。接受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当于就是接受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作为销售,知道了“我是谁”,还得知道“他是谁”。为他人服务的时候不也是在为自己服务吗?您品一品,细品。

我在哪里?

废话,还能在哪里?在云里(网络云教学)!也在梦里(学生睡梦中)!所以这个问题又要辩证的来看。不是我们出现的地方不妥,而是有可能我们在那个地方出现的时间太长,或者是他们没办法在我们的云里待那么久。可能是对于C位太过于执着,也可能是线下传统老师这个角色的控制欲都很强吧,我们总是挥之不去要在那云朵里待上好一阵子,即便学校已经一遍遍的提醒我们不要再一直讲单口相声了,能不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哪怕让学生做我们的捧哏也行啊!线上教学变成老师们的单口相声的主要原因是,老师们觉得线上的互动不顺畅,不及时,又着急的赶着进度。但是这种缺陷是永远无法回避的。物理信息组的老师都明白两点,一、不管几G时代来临,信号的传递依附着传递媒介(channel),即便是光纤也无法阻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减弱(attenuation)和遇到的干扰(noise)二、快如光速,一来一回也是会有时间差的(lag)。因此,突破“线上实时互动”带来的代价实在太大了。那么,当我们把卖场转到空中时,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把线下的产品毫不改动的放到线上销售会变得一败涂地。云课堂期间,说什么,怎么说,说多少,一时成为我们调整自我定位的核心。根据客户的需求重新定位至关重要,客户的售后反映第一时间被传达到了上级部门,上级部门立马调整策略,开发高效的线上产品,也精准的调整了目标客户。近期,集团准备推出一套线上AP录播自学课程--把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提前录好,放在云端。其中教学目标,知识点微视频,配套的习题和讲解一应俱全。对于学生,方便随时随地高效自学。对于老师,方便轻松及时地获得反馈。

学校睿智的回避了“线上及时互动”的这个矛盾,为优质AP自学用户提供了最好线上精准录播课,和最及时的线下课后答疑服务。请问各位,这样的模式是否非常眼熟,而在这样的模式中,我们的角色会出现在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出现在那里的资本又是什么?有人会说,教育终将回归线下,我们希望回归现在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线下模式。改变一个行业很难,更别说颠覆一个行业,可是正如我上面说的,客户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这代人不行,可以从下代人开始。我姑娘的钢琴都可以在线学习了,更别提语数外了。再看看马上即将火热的云夏校项目,大家想想是不是资本已经开始培养客户习惯了。当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做不了的地方就是大牛们人生起飞的地方。想到这里,我毛骨悚然,我反复提醒自己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喜欢自我迫害的人。但是我必须变得居安思危,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最终淘汰你的可能不是公司的决策而是是否有对你服务满意的客户。

我在哪儿?我在一个民办教育顺利发展十几年,并希望能够继续顺利发展几十年的一线城市。不管我在线上还是线下,我必须时刻站在改革浪潮的最前阵,毕竟作为前浪,有后浪的追赶,才有奔流的动力。

我在干什么?

我们备学生、备教材、改思路、改方法、换心情、换态度,我们365行行行做个遍,我们81个APP个个试个遍,就为获得粉丝们在线的一个大火箭,哪怕一个反手666也能够让我们满足一阵子。不过有一点,当我们能够认识到我是谁,我在哪儿的时候,可能我在干什么就变得顺其自然了。所以昨晚三点,当我意识到我是一位明天需要利用Canglory平台在线上公开课的老师时,我决定要干一件事--下一次成长的机会一定留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