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教学>>教学研究

课程设置

教学研究

教学活动

德育研究

德育活动

国际圆方

国际交流

合肥中加学校周校长讲话

信息来源:深圳(南山)中加学校 信息提供日期:2021-03-2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根据录音整理)

 

 

实际啊,我都有点惴惴不安,还有,就是这两天,没听够,也没学够,所以,关主任告诉我,你说两句吧,我想啊,我在这来获得了精神上这么盛大的这种聚餐,我不可能白吃白喝了,不可能白学白听了,所以呢,就跟同仁们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体会。我就围绕三个词,第一震撼、第二感动,第三期待,我就分别说一说吧。

震撼,我也是想用这么几个词来概括一下。第一前沿,再有高端,还有扎实,再有就是反思的速度。可以说同仁们,咱们这次深圳(南山)中加的校级研讨会,在全国,就别说广东省了,在全国都是示范和引领。我想,这样的定位,昨天一天,我也不断和几位校长在一起讨论,和郑校在一起分享。我觉得真的是这样。因为,这是一次顶天立地的研讨会,为什么说是顶天立地?我感觉到这种理念的高位,这种实践的扎根,所以我说是一次顶天立地的研讨会,无论是王校长的报告,张校长的讲话,还是郑校的评点,这些都是管理者的定位,引领的智慧。真的,这么一个方向的确定,这么一个课题能作为我们下一步、下一个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开启的一个起点,在全国,我想就是在疫情的今天,在世界,都是一个前沿的课题,是一个高位的论坛。

因为它符合世界的走向,还符合咱们国家的方向,更符合教育的导向。从王校长的报告当中,从刚才张校长对教育内核的解释,从郑校长微观的对课堂教学的解读,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引领和定位。所以,学校在推动这个项目之前,实际是有那种高位的规划,是有统筹的计划,这次的“双线融合”,直接就告诉老师们,你们不要打猎了,我们还得找猎物,聚焦方向和目标,直接就打靶,把整个研讨的核心目标,确定在这,然后咱们就瞄准,然后咱们就反复的实践。但是这个,可不是突发奇想,是这种十八年的探索的痕迹,所以,真的,敬佩,你们了不起。还有,它除了统筹的计划之外,设定了靶心,接下来就是路径的设计。七节研讨课,实际准备的过程才是提升的过程。这些学科前沿的老师可以说是专家了,你们当时的思考定位,包括在你们带领下,那个教研组的讨论,发力,真的是叫人敬佩,你们从课堂教学,作为案例解剖,到你们每个组长,你们那种理念定位,探索的总结,反思的提升,这种路径设计的非常精准。所以我说七位老师的课,七位组长的报告,感觉到每个组、每个学科、甚至每位老师,那种策略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八仙过海,各有神通。这么一次研讨,这么一个论坛,这种实践中的反思与升华,太有速度了。

2月10号,咱们开学,突发的疫情把一种危机变成了契机。我记得那天我和冷晶主任通电话。她说:“焦头烂额的,我们现在线上线下,我们要当直播了。”我说那也是最美的直播。先是反应迅速,然后主动的探索实践,这才几个月,但是咱们这个速度惊人!惊人源于什么?源于一直以来咱们的积淀,源于一直以来对教育内核的理解。所以,我敬佩你们这种反思的根基。就这么几个月,开这么前沿高端的教研会,真的更叫人敬佩。所以,这种惊人的速度,这种每个老师的自主反思,这种组间的合作,这种上下互通的互动、探索,将未来、将历史。今天和未来打通了,将理论和实践互融了,将上级和下级,可以说,也是互动了。我还是那句话,敬佩。

接下来,我分享第二个层面的这个词,感动。我实际感动两个层面,刚才张校长在讲话的时候也提到了。我感动,南山中加就是学校层面,这种文化自觉的强大,太强大了,学校精神的伟大。另外,我更感动于南山中加的同仁们,教育实践者,这个团队的专业魅力,不仅有文化自觉,还呈现了南山中加的学校精神,你们的专业水准,刚才张校总结的研修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这两天,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你看,刚才张校长也说过,自主反思,那是校本研修的一个起点。同伴互动,组与组的合作,跨组的那种融合。学校领导定期定主题,包括咱们集团董事长高瞻远瞩的定位和引领,这就是专业引领。它们是互通而且是互促的,最终实现的是专业的自主。所以,现在你们的教研已经不是教研,是研基础上的修,个人品德的修炼,学校文化的修炼,而且是学校精神的锻造。

我这几天羡慕,而且是眼馋,甚至是崇拜,尊敬爱慕南山的教育实践专家,我其实没有听全老师们的课,有的还错过了,但是我听到的没有不好的,我听到的都是满满的睿智和经验。

我就简单说几个,蒋敏老师,我也会成为您的铁粉,还不是铁粉,是钢粉,而且是304钢。他的灵魂拷问,传达的是豁达的教育情怀,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那种爱生的意识,那种爱生的能力,最后就自然换成爱生的智慧,他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把学生比作客户,当今的教育家,原十一中学校长李新贵,他的多本论著是强调这个理念,学生就是客户。你看蒋敏老师把客户的需求研究得非常透彻,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需求,这是两代人的,他们之间有代沟,他们的诉求怎么样融合统一起来?蒋老师就把中共中央17大以来,习总书记说的供给侧改革研究得特别明白,你给他提供的是学生不需要的,你给他的是学生不喜欢的,所以他把供给侧方面的需求研究的特别透彻清晰,然后他才行动,才为他的服务对象和客户提供优质的供给侧改革。谁能不喜欢?我都不喜欢理科后来才学了文科,如果我当时的老师是蒋敏老师,我肯定考虑学理科了,那女生学物理很了不得。我想我要重来一遍,我就跟着蒋敏老师学,就当理科女。

于伟老师,是我家乡的同仁,有着严谨的逻辑推理。他给我展示了一个模型,一开始是混合拼盘,甚至在拼盘当中肯定有排斥,后来到双线的融合。可能是现在这个阶段,可能这个拼盘有不同的要素,不仅重新摆,可能会有一些反应,那么再到双线的共生,共生之后是那种共荣共赢。尤其是给我们画了一个未来的大饼,已经不单单是双线,而是万物的互联,所以这样的定位,这样的一个逻辑期待,这样的互联互通、立体互动、教育教学与AR的连接互通,那样的未来太值得期待了。

薛守彬老师,我喜欢他那种秋菊的风范,他折射出的是实践探索策略的适切的智慧,线上课堂如何发挥线下的优势?他聚焦的标准是那么规范,看那一步一步的脚印,一个一个的步骤。这实际上这正是咱们今天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即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薛老师把课堂的环节进行了标准的规范,而且一个一个环节进行了流程的科学再造。我就想沿着这样的路,语文真的不可能学不好。我们合肥中加现在也提出了一个人才培养标准,其实和我们深圳中加是一致的,我们叫T型人才,要培养有中国灵魂,有国际视野的的人才。T型人才是以双语言作为支撑和工具,双文化为目标。T型人才理念解读为我们的培育目标——自主成长。建构主义理论也说了,学生的学习绝不是咱们教会的,你是教了30个人,但是每个孩子为什么不同?实际是他自己建构的,他经过了自我的同化、顺应,他才掌握了那个四个层级的知识,事实性的、概括性的、程序性的、最高的是元认知的知识,由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

立展华老师,他对于课程、课堂教学本质的深刻剖析与认识,把学习方式的内核——自主、合作、探究,用他的外语教学的特色展示出来。有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全员化的交流方式,教育公平到学校这个层面,真的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做一生一爱,要培养学会反思的自主学习者。第二个是多媒体式的学习活动和评价,那是国际学习活动渗透的合作探究。评价一定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杠杆。疫情之后,十九大也就提出来教育改革,昨天我还和郑校长请教讨论教育改革的问题。整个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的评价,它会牵引着咱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改革的路径和指导改革的全过程。第四个就是校本化的雅思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这才能使一生一案最终落脚。立老师揭示得那么清晰明确,我能不眼馋吗?

第三个层面,期待。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南山中加的同仁们,以你们强大的创新精神和那种强大的创造能力,在双线融合新生态课题之下,把这些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成果化,然后希望同仁们不吝赐教。

我和杜校说,我后悔了,带的人太少。我们回去一定做的不全面,不如自己来建构。但是,我想在中加集团虽然有25个学校,但是我们两个学校是一奶同胞,是最亲最亲的兄弟,其他学校,那是同父异母。所以说你们快出这个标准的系统的成果,我们好站在我们最值得依靠信赖的大哥哥肩上,然后我们少走弯路。我们借大哥哥的成果发展,不是说合肥这个小弟弟小妹妹是懒人偷巧,我们是庸人借智,我们来取经,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到合肥中加传经送道。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去年我下定决心加入中加集团,之前35次来南山中加学习体验,我看到这些校长的情怀,看到老师们的专业水平,看到你们那份真诚的奉献,感动了我,这些是我去年选择合肥中加的动力和信念。今天我和毕校带着我们中层还有我们的骨干教师,来南山中加学习,是在座的各位又给了合肥中加,我们这个小弟弟小妹妹,我们这个团队的坚定信念,给了我们强大动力。最后诚挚地祝愿深圳中加将来会给我们更高的引领,更多的依靠,我们也会努力拼搏,不辜负兄长的期待,谢谢!